如何使用干体炉进行温度校准?
如何使用干体炉进行温度校准?使用干体炉进行温度校准,需在准备阶段检查设备、选择适配传感器并设置参数;校准过程中严格按流程操作,密切监测并记录数据;校准后依据数据评估结果,对不合格传感器调整或维修后再次校准,确保温度校准准确可靠。
准备工作:检查干体炉外观有无损坏,各部件是否正常连接,如 RTCt - 168 需查看液体容器是否安装正确、传感器输入端口是否完好等。根据校准需求和干体炉型号,选择合适的参考传感器,如 RTCt - 168 适配多种参考传感器,确保其精度满足校准要求。开启干体炉,预热至稳定状态,如 RTCt - 168 达到稳定时间约为干块 30 分钟、浴槽 15 分钟 。同时,根据被校准传感器的类型和测量范围,在干体炉上设置相应的温度、速率等参数。
校准操作:将被校准传感器和参考传感器按照干体炉的操作说明正确安装到干体炉中。对于 RTCt - 168,若使用干块校准,可利用其专门的插入件安装传感器;若为液体校准,则将传感器放置在合适位置。设置好校准模式,如 RTCt - 168 有自动温度开关测试、自动校准等模式,选择符合需求的模式开始校准。在 RTCt - 168 的校准过程中,可通过其先进的触摸屏界面实时查看校准进度、温度变化曲线等信息,确保校准正常进行。
数据记录与分析:校准过程中,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记录干体炉显示的温度值、参考传感器测量值以及被校准传感器的输出值。可使用 RTCt - 168 配套的 JofraCal 校准软件自动记录数据,方便后续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被校准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将误差与传感器的允许误差范围进行比较,判断传感器是否校准合格。
校准结果处理:若传感器校准合格,可对校准数据进行整理和保存,如使用 RTCt - 168 时,可通过软件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便于日后查询和追溯。若传感器校准不合格,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传感器本身故障、安装不当或干体炉参数设置不合理等。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如重新安装传感器、调整干体炉参数或对传感器进行维修。调整后再次进行校准,直至传感器校准合格。